索引号:

12330282668484527P/2024-178094

发布机构:

市新市民服务中心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发布日期:

2024-07-11

成文日期:

2024-07-11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市新市民服务中心电竞比分网对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17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黄立明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提交《提高来慈务工人员归属感 促进城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市新市民服务中心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走访调研,加强市总工会、住建局、人社局、医保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对接,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财政支持,切实提高务工人员收入的建议。为提高务工人员收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每年市人社部门综合考虑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及时确定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目前我市最低工资标准呈稳步增长态势。全面落实来慈务工人员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硕博生活补贴等各类政策,2023年发放基础人才购房补贴5695万元,发放青年人才租房补贴1173万元,发放硕博生活补贴697万元。

二、关于完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务工人员生活条件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中心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的紧密联系,积极为务工人员争取最大权益。住房方面:积极配合住建部门持续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公租房保障工作,据统计,2019年至2023年,全市共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家庭5913户,补贴金额约2100万元。今年已完成350余户外来务工人员公租房保障申请审核工作。根据宁波稳妥推进城市基本运行重点行业一线人员住房保障工作的要求,对全市公共设施管理、公共交通运输、快递服务等城市基本运行重点行业一线人员根据不同保障家庭实施分层保障,进一步扩大新市民家庭的公租房保障面。同时,为有效解决我市新市民、青年人、产业工人和基本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等群体的住房需求,2021年以来我市开展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工作,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并适时印发了《慈溪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慈溪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操作办法》和《慈溪市保障性租赁住房运营奖补实施细则(试行)》,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具体实施和运营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截至2023年,我市累计筹集房源达到3.5万套,2024年预计筹集房源7000套。社会保险方面:以稳定劳动关系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为主,推进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稳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截至2024年3月,全市(含新区)来慈务工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达到29.2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8.07万人。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段内,非本市户籍,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满1年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未在宁波市以外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可以选择在居住地参加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外来从业人员子女已在本市学校就读的,可以通过学校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在本市居住的非本市户籍的人员,可持本市有效居住证参加我市城乡居民医保,其中0-6个月新生儿,其父母一方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且当前待遇正常的,可由监护人持户口本(出生医学证明)、本市有效居住证按规定在居住地为其办理参保手续,缴费标准及财政补助标准与本市户籍人员相同。目前全市197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413家定点零售药店已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实现全覆盖。医疗互助方面:针对不同职工群体的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宁波市总工会推出普惠性补充医疗保障项目,包括宁波市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项目、宁波市特种重病医疗互助保障项目和宁波市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障项目等,为广大在职外来务工人员构筑健康防线。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对该政策了解不多、参保率不高,下步,全市各级工会将依托各级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努力提高各类群体参保率,力所能及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因病、因意外引发贫困的情况,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教育方面:我市随迁子女入(转)学政策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按照“居住证+积分排序”实施梯度入(转)学,也可凭父母在慈房产入(转)学。2020年,义务段学校实施公民同招,2022年将新市民子女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基本能满足现有新市民随迁子女就学需求,2023年起100%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或政府购买学位的民办学校。目前,全市义务教育段在校学生125532人,随迁子女数 60615人,占总学生数48.3%。2023年中考学生总数11304人,其中随迁子女为4052人,占高中段招生考试人数的35.85%。

三、关于全面共享学习,提供持续职业成长的机会的建议。学历提升方面:通过“学历+技能”双证制成人学历教育培训,提高主要劳动力人群平均受教育年限。在全市各镇(街道)设双证制成人学历教育培训定点学校,有学习意愿的社会人员(含新市民)均可报名参加成人初高中学历提升免费培训。2022年,慈溪市双证制成人高中共计毕业4384人,其中新市民2281人,占比52.03%,2023年共计毕业4560人,其中新市民2986人,占比65.48%。今后两年,我市将继续推进社会人员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每年完成成人初高中学历提升3970人以上。另外,我市5所中职学校常年面向社会人员开展不同工种的职业培训,年均培训量达1.6万人次以上。技能培育方面:大力实施新时代“上林工匠”培育工程,狠抓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三年来累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94万人,新增技能人才6.7万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2.4万人,高技能人才新增数曾连续三年居宁波各县(市、区)首位,已建成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32家、公共实训基地6家。全力营造来慈务工人员发展环境,落实组团服务领军人才项目制度,每年开展年终高层次人才慰问,并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一年来累计开展各类服务177次,解决项目需求42个,推荐8名各领域人才代表成为“两代表一委员”。同时,积极推广并落实宁波“人才码”慈溪应用场景建设,全面衔接甬才通、引才用工综合服务平台,努力实现人才服务“一键直达”。

四、关于提高社会融合度,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归属感的建议。为创新新市民服务管理模式,促进新老市民深度融合,2023年,我市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和促会服务管理体制,推动和促会向中大型企业延伸,进一步扩展和促会覆盖面。同时将原来工作内容逐步延伸到协助提供劳动就业和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引导新市民参与村庄议事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目前,全市已建村级和谐促进会336个,设立企业分会20余个,会员人数6.6万人,其中新市民会员3.03万人。依托流动党员先锋驿站、新市民综合服务站,推动政府资源“下沉”,强化融合组织阵地建设,累计建设投用流动党员先锋驿站40家、新市民综合服务站61家,基本实现全市域覆盖,2023年累计提供新市民服务4000余人次。加强乡音调解团、乡音讲师团、新市民人才库“两团一库”建设,主动吸纳流动党员、在慈异地商会成员、新市民律师等优秀人才充实“乡音调解团”力量,现有持人民调解员证乡音调解员19人,2023年成功调解各类涉新市民矛盾纠纷420余起。充分发挥“我在慈溪”微信公众号的正面影响力作用,全方位做好新市民相关政策、人物典型、找房租房、招聘信息等政策宣传和便民服务等,截至目前,关注用户达113007人。

近年来,市新市民中心精心组织各类新市民融合活动,提高新市民的精神归属感。联合市文广旅体局、市农商行、在慈异地商会,在慈溪市大剧院举办了以“奋进新征程 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新市民联谊晚会,现场有优秀新市民代表、流动党员、和谐促进会骨干等共计1000余人观看,网上同步直播,观看达31万余人次。落实各镇(街道)、村(社区)积极组织开展乡音、乡情的关爱活动,以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节日为契机,开展如送春联、猜灯谜、包饺子、包粽子等活动,不断丰富新市民精神和文化生活。

衷心感谢黄立明委员对新市民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尊敬的王素群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提交《提高来慈务工人员归属感 促进城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市新市民服务中心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走访调研,加强市总工会、住建局、人社局、医保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对接,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培育改善民生多元供给主体的建议。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来慈外来务工人员关心关爱工作。工会作用发挥方面:通过举办职工技能比武活动、组织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体检休养、开展常态化送温暖和困难帮扶等,不断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获得感和归属感。针对不同职工群体的多样化医疗保障需求,宁波市总工会推出普惠性补充医疗保障项目,包括宁波市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项目、宁波市特种重病医疗互助保障项目和宁波市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障项目等,为广大在职外来务工人员构筑健康防线。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对该政策了解不多、参保率不高,下步,全市各级工会将依托各级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努力提高各类群体参保率,力所能及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因病、因意外引发贫困的情况,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住房方面:积极配合住建部门持续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公租房保障工作,据统计,2019年至2023年,全市共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家庭5913户,补贴金额约2100万元。今年已完成350余户外来务工人员公租房保障申请审核工作。根据宁波稳妥推进城市基本运行重点行业一线人员住房保障工作的要求,对全市公共设施管理、公共交通运输、快递服务等城市基本运行重点行业一线人员根据不同保障家庭实施分层保障,进一步扩大新市民家庭的公租房保障面。同时,为有效解决我市新市民、青年人、产业工人和基本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等群体的住房需求,2021年以来我市开展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工作,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并适时印发了《慈溪市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慈溪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操作办法》和《慈溪市保障性租赁住房运营奖补实施细则(试行)》,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具体实施和运营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截至2023年,我市累计筹集房源达到3.5万套,2024年预计筹集房源7000套。

二、关于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建议。提升服务质量,推进零工市场建设。整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慈溪人才网、慈溪市人力资源市场等人力资源服务载体,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实现供需精准智配、线上线下融合、岗位全面覆盖。2023年,依托产业园累计开展对企服务活动150余场次,服务全市企业8000余家次,引进、服务各类人才50000余人次。针对不同区域特色,结合当地产业机构,着力打造综合专区型和基层融合型零工市场(驿站),为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搭建就业暖心桥梁,实现求职招聘无缝衔接。2023年,已建成5个零工市场和7个零工驿站,建成零工市场完成率达133%。通过“浙里找零工”累计发布岗位30804个,求职登记人数3668人,达成初步意向1274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为提高务工人员收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每年市人社部门综合考虑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及时确定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目前我市最低工资标准呈稳步增长态势。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强化“关键小事”服务。落实来慈务工人员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硕博生活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各类政策,分层分类解决人才子女入学、人才安居、人才落户、人才居住证和积分申领等服务事项。2023年发放基础人才购房补贴5695万元,发放青年人才租房补贴1172万元,发放硕博生活补贴697万元,人才落户52人,组团服务领军人才项目年均服务百余次。强化培育来慈务工人员技能。大力实施新时代“上林工匠”培育工程,狠抓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多层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过去三年,累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94万人,共新增技能人才6.7万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2.4万人,高技能人才新增数曾连续三年居宁波各县(市、区)首位,已建成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32家、公共实训基地6家。

三、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筑牢民生工作基础防线的建议。社会保险方面:以稳定劳动关系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为主,推进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稳步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截至2024年3月,全市(含新区)来慈务工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达到29.2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28.07万人。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段内,非本市户籍,持有本市有效居住证满1年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未在宁波市以外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可以选择在居住地参加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外来从业人员子女已在本市学校就读的,可以通过学校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在本市居住的非本市户籍的人员,可持本市有效居住证参加我市城乡居民医保。其中0-6个月新生儿,其父母一方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且当前待遇正常的,可由监护人持户口本(出生医学证明)、本市有效居住证按规定在居住地为其办理参保手续,缴费标准及财政补助标准与本市户籍人员相同。目前全市197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413家定点零售药店已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实现全覆盖。

四、关于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和公平公正的建议。实施社会人员学历提升方面:通过“学历+技能”双证制成人学历教育培训,提高主要劳动力人群平均受教育年限。在全市各镇(街道)设双证制成人学历教育培训定点学校,有学习意愿的社会人员(含新市民)均可报名参加成人初高中学历提升免费培训。2022年,慈溪市双证制成人高中共计毕业4384人,其中新市民2281人,占比52.03%,2023年共计毕业4560人,其中新市民2986人,占比65.48%。今后两年,我市将继续推进社会人员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每年完成成人初高中学历提升3970人以上。另外,我市5所中职学校常年面向社会人员开展不同工种的职业培训,年均培训量达1.6万人次以上。随迁子女教育方面:我市随迁子女入(转)学政策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按照“居住证+积分排序”实施梯度入(转)学,也可凭父母在慈房产入(转)学。2020年,义务段学校实施公民同招,2022年将新市民子女学校转为公办学校,基本满足现有新市民随迁子女就学需求,2023年起100%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符合条件的新市民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或政府购买学位的民办学校。目前,全市义务教育段在校学生125532人,随迁子女数 60615人,占总学生数48.3%。2023年中考学生总数11304人,其中随迁子女为4052人,占高中段招生考试人数的35.85%。新市民素养提升工作方面:以入选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法治安全文明宣教培训工作试点为契机,我中心启动新市民素养提升三年计划。坚持“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原则,加快素养提升线下基地建设,共设置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宣教培训基地(体验中心、体验室)433个,其中市级2个,镇(街道)级52个,村(社区)级379个。2024年3月起每月发布当月线下培训课程,供新市民自由选择。同时依托新居民普法管理平台,做好线上课程素材更新整理工作,及时登记录入相关教学情况,并落实学员的跟踪服务工作。

五、关于加强调研,注重宣传的建议。持续发挥“我在慈溪”微信公众号的正面影响力。依托中心“我在慈溪”公众号,全方位做好涉及新市民密切相关政策、人物典型、找房租房、招聘信息等便民服务的宣传工作;广泛发动镇街、村社以及在慈异地商会,多渠道、多层次推广微信公众号,让来慈新市民第一时间了解慈溪相关政策,尽快融入本地生活。截至目前,关注用户达113007人。

衷心感谢王素群委员对新市民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