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734267548D/2024-177420

发布机构:

市经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机械制造与重工业,工业、交通/轻工纺织,工业、交通/化工,工业、交通/国防工业,工业、交通/航天、航空,工业、交通/信息产业(含电信)

发布日期:

2024-06-28

成文日期:

2024-06-28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对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6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28 09:25 信息来源:市经信局

陆耀钟委员:

您在慈溪市政协十二届第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本市制造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65号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您的提案由市经信局承办,办理意见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积极施策,多措并举,鼓励企业开拓市场,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持续推进品牌培育,引导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加快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政策引导

当前宏观经济处于持续恢复阶段,经济稳增长重要性凸显,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稳健的政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相继出台了《2023年慈溪市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慈政办发〔2023〕84号)、《关于加快培育“大优强、绿新高”企业的政策意见》(慈政办发〔2023〕61号)、《慈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慈溪市开放型经济扶持政策意见的通知》(慈政办发〔2023〕96号)、《慈溪市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慈政办发〔2023〕103号)等政策文件,确保我市经济稳定增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数字化改造

一是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产业数字化进入“加速期”,全市企业数字化改造、数据管理国家标准贯标、5G全连接工厂应用场景、数字经济专业园区建设等齐头并进。截至目前,智能家电、智能电气、智能小家电等产业集群分列省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端磁性材料产业集群列入浙江省“新星”产业群;累计有20家企业列入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64家企业列入宁波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数量均居宁波第一;24家企业入选省级首批制造业“云上”企业,数量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瑞卡5G工厂”近日入选工信部拟核定的《2023年5G工厂名录》,开我市先河;现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8个,宁波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2023年我市入选浙江省第二批DCMM贯标省级试点区域。二是全面提升全域数字化改造意识。数智赋能,服务先行,2023年全市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议、改造现场会,联合培训机构、运营商、服务商举办各类数字化改造培训会20多次,累计培训企业1000多家次,推送行业解决方案、改造模式以及改造经验,集中授课,现身说法。三是数实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2023年共育109个数字经济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

三、提升产品质量

一是持续积极推动“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工作。2023年新增浙江制造认证培育企业12家,累计浙江制造培育企业存量35家。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13个,累计96个。二是持续提升品牌指导站工作。积极开展品牌指导服务站标准化建设,鼓励布好局踏好步,4家品牌指导站共申报“你点我讲”计划10个,并按计划开展活动。三是继续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通过各所(分局)掌握辖区内相关企业“浙江制造”、质量强企、标准化、计量方面工作情况,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卓越绩效管理。截止目前,新增导入卓越绩效管理项目立项9家,累计导入卓越绩效管理137家。四是持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深入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组织二期企业首席质量官宣贯培训。共培训首席质量官40名。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质量管理意识,组织开展精准入企诊断活动,帮助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提升业务水平。

四、加强技术创新

一是扶强企业主体,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深入实施高企提质扩容行动计划,推动科技企业“双倍增”。2023年全年,新认定高企217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96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01家。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8家;新认定宁波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4家,慈溪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92家。二是培育科创平台,促进创新要素集聚。2023年,慈溪医工所新引进“旗舰人才”研究员1人、“团队人才”研究员1人,生物医学成像探针材料与技术实验室获批宁波市A类重点实验室;获批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博士点,通过CNAS实验室资质认证;慈溪产研院新引进高性能聚醚醚酮医疗器械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工业局域网下的自动化运输底盘产业化项目等2个,累计引进产业化项目团队15个;双臂机器人项目团队获家电企业委托开发成套智能装备68台套,金额近1500万元。通过这些创新要素的引聚,给我市地方经济带来的强大科技动力。四是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制定《慈溪市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科技解难、创新制胜”助企纾困“三服务”专项行动,去年累计兑现各级政策资金24480.1万元(市级7427.16万元)。优化市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新设立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站,为企业提供各种中介服务。

五、稳外贸拓市场

一是深入开展参展拓市工作。持续推进“百团千企万人”拓市场促招引专项行动,积极参与“甬通全球”系列境外自办展活动,推进欧美商超直采项目,千方百计稳住欧美传统市场份额,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优先支持企业扩大优质品牌产品出口,落实市县两级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快政策兑现力度,为企业出境参展提供支持,降低企业经济压力。三是精准服务。发挥红海专班的作用,坚持每月为企业提供相关船期信息,帮助企业顺利出海,累计服务企业数十家;开展企业出海法律培训、合规培训等各类外贸相关培训,引导我市外贸高质量发展,提振外贸发展信心;加强部门交流对接,逐步充实服务贸易及服务外包企业数据,促进文化、技术、教育等领域服务外包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推动全市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企业做大做强做精,不断深化技术创新,加快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全力推动我市企业新的市场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加强数字经济产业规划导向,鼓励引导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强链延链补链,帮扶企业从“支链”向“主链”、从低水平产业链向高水平发展;加强对数字经济产业投资项目落地-开工-投产全流程服务,持续推进滨海新材料产业园、慈溪未来产业(软件)园等数字经济专业园区的建设。二是推动“大优强”企业争标杆和“专精特新”企业创试点。持续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队培育,稳步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三是加强对数字经济项目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的要素支持,做大数字经济体量。围绕新型工业化,研究制订更精准的数字化扶持政策,强化企业精准服务,提振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信心,并逐步优化慈溪数字经济产业结构。

二、进一步做好品质提升工作

一是加快知识产权快维中心或保护中心分中心的建设。积极向市政府建议建言,争取尽快搭建快维中心或保护中心分中心的慈溪本土化平台,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知识产权队伍,提供全链条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支持市场主体成长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二是大力实施“千企创牌”计划。持续优化“千企创牌”培育库,提升培育成功率。通过相关部门协作,深入调研指导,激发企业争创政府质量奖意愿,不断充实培育库,共推品牌培育和质量提升。引导企业加大质量品牌建设,确定培育名单,申报宁波政府质量奖,并实现新的突破和增长。组织第十一届慈溪市市长质量奖评审工作。三是开展新的重点产业质量提升。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结合我市415X产业实际,制定重点产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产业(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质量提升攻坚计划,聚焦区域、行业质量发展短板问题,精准发力、有效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

三、进一步做好参展拓市工作

一是走好高水平对外开放之路。加快实施新一轮外贸主体培育行动,用足用好各级稳外贸政策。2024年争取新增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超200家。打好“稳、拓、调”组合拳,“稳”欧美传统市场,持续推进“百团千企万人”拓市场促招引专项行动;“拓”新兴市场,重点是俄罗斯国际汽配展、东盟博览会、泰国商品展等境外展会,挖掘新兴市场潜力;“调”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先支持企业扩大优质品牌产品出口,重点进军东南亚市场,谋划搭建东南亚跨境服务平台。继续优化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涉外商事法律咨询和指导。二是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做优做强省首批“一号开放工程”试点项目—长三角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利用电商、国内商超、国内展会、政府采购等多维渠道拓展国内市场,做优做强自主品牌,有效扩大慈溪品牌影响力。帮助企业降低市场转换成本,进一步激发企业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工作的积极性。三是着力提升电商企业核心竞争力。引进、扶持一批以研发设计、品牌运营、网上营销为核心业务的新电商示范龙头企业,力争培育亿元级以上电商企业总数超20家。大力培育跨境电商,努力扩大欧美商超直采资源,力争新增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企业超100家,纳入海关统计跨境电商出口额增长20%以上。

四、进一步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一是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力争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鼓励企业加大对“卡脖子”技术、工艺、材料等关键基础环节的研发投入。二是加快推进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产业链链长企业、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企业创新联合体,引导相关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发展能级。三是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大学院校开展科技合作、技术攻关。

以上是我们的答复意见和措施,如有不当,请予以批评指正。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竭尽全力,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而努力,请多加督促、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工业经济和企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慈溪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