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2820029365B/2023-177598
市科技局
主动公开
人大代表建议
科技、教育/科技
2023-06-25
2023-06-25
面向社会
吕宗权代表:
您在市人大十八届二次会议大会期间提出的《关于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第332号建议)收悉,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一、建议对决策具有很好参考价值
收到332号建议以后,我们对我市创新生态建设、我市人才引育、我市企业研发设备储备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调查了解。我们认为,332号建议对我市中小企业现状的分析全面、指出的存在问题非常精准、提出的建议办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决策参考价值。市科技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在今后工作中予以重点研究落实,提升我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培育更是列入我市今年“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的重要评定指标之一。2022年,全市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60余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33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68家。
三、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举措
(一)开展创新补链强链
一是加强金融服务。我市正积极推动金融机构聚焦科技型企业,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已推出科创贷等金融产品,通过先投后贷、先贷后投、投贷结合三种方式与科技型企业签订协议,约定远期认股权,帮助企业整合资源,提供估值依据。下步将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将金融服务嵌入产业链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合理满足链上企业融资需求。二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目前,我市已与包括浙江大学、宁波理工、浙江工业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宁波材料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项合作。2022年,组织卡帝亚、瑞卡电器、宝工电器等家电领域工业设计技术需求企业前往浙江工业大学,促成我市与浙工大共建慈溪研究院。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拓展与高能级院校的合作“内容”,积极促进浙工大在内的各大高校科研院所来慈考察交流,届时欢迎吕宗权代表列席,支持我市科技工作做大做强。三是探索双链融合。我市正促进科技成果推介转移至企业形成优势嫁接,下一步将继续探索成果转化方式,以研发带动产业链转型升级。
(二)加强科技人才引育
一是推动人才共育模式。推行我市家电企业与在慈高校合作办学,已创办公牛等龙头企业与宁大科院共建的“产教融合”企业学院。推进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建设,公牛、韩电等知名家电企业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共同建立了实践基地,已形成成熟稳定的产学研通道。二是完善人才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好硕博士生活补助、青年人才租房补贴等宁波、慈溪两级人才新政。同时,贯彻落实“人才强企”专项政策,在现有人才评价机制基础上,根据人才工资薪金收入来认定实用型人才,并给予专项奖励、购房补贴、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三是深化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依托宁波甬江引才工程、慈溪上林英才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鼓励企业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继续实施优秀海外工程师年薪资助项目,鼓励企业加大海外工程师引进力度,合理使用国内外创新人才资源。
(三)推动国产软硬件迭代
一是加速企业信息技术与融合。对应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企业,列入计划且软硬件投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按其软硬件投入额给予不超过20%、最高30万元补助。二是建设智能家电“科技大脑”大数据平台。加强与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浙大)合作,开发智能家电“科技大脑”,从研发项目管理、云平台设计、共享平台检测,到供应链管理、品牌运营、市场推广、人力资源管理等,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全流程的数字孪生与业务上云。三是建设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对标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要求,以新技术应用、工艺革新、新材料替代与创意设计为重点,打造智能家电领域实验室矩阵。结合城区老工业区块改造与方太健康智慧厨房创新联合体建设,承接之江实验室等顶级科创主体的成果转化,致力打造技术端的创新实验室。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在今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慈溪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6月19日
抄 送:市人大代表工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税务局。
联 系 人:虞 昊
联系电话:8959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