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095537395H/2022-152959

发布机构:

市市场监管局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发布日期:

2022-03-02

成文日期:

2022-02-25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关于印发慈溪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所(分局),各科室、直属单位、执法中队:

现将《慈溪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慈溪市市场监管局

2022年2月25日

慈溪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要点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力深化落实“证照分离”改革,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迭代升级,及时取消“广告发布登记”许可事项,更新有关涉企审批事项办事指南;落实食品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许可改备案。自4月29日起,对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食品经营者,取消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试行“多证合一”备案管理。今年共办理食品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登记557件;自去年12月1日起,对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当场发放《药品经营许可证》,推动告知承诺审批提质扩面,今年实行告知承诺审批事项共达8项,已通过告知承诺办理食品经营许可1131件,药品经营许可证55件,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26件;自1月1日起,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推行“全周无休”服务,实现群众周末轻松办事,提供“淘宝小二式”在线政务客服咨询服务,打造“随时在线”服务队伍,今年以来,累计在线受理各类咨询600余件,周末办结各类事项22件。 截至12月20日,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8.91万户,总量居宁波各县(市、区)首位。

(二)“三比一讲”争拼赶超。根据省局“三比一讲”竞赛统一部署,市局高度重视,迅速成立指挥部,制定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全力推动“三比一讲”争拼赶超。一是紧盯目标定位,三色预警做好精细研判。锚定“保二争一,全面、超额、提前、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形成一批具有慈溪特色的改革项目和创新工作”的目标定位,对每周竞赛指标情况进行晾晒,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提示制度,对各所(分局)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对标排名,对全省前三指标亮绿灯,后三指标亮红灯,其余为黄灯。针对晾晒中亮灯情况,召开分析研判会,深入查摆工作短板,针对性提出提升对策,力争消除红灯指标。二是紧扣全局工作,统筹协调抓好精准落实。牢固树立“全局上下一盘棋”思想,坚持整体推进、联合作战,充分调动全系统工作主动性,力抓快速、全面落实“三比一讲”争先创优竞赛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数字化改革,结合“揭榜挂帅”项目、数字化场景应用、民生实事等项目突出重点工作,以提前完成为目标,在“比快”上跑出速度,“比好”上跑出质量。三是紧抓全员参与,五大机制确保决胜竞赛。发挥结果导向的“引擎”作用,将“三比一讲”争先创优竞赛的成绩将与全市系统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以及“评先评优”挂钩。通过建立联络、会商、督查、通报、奖惩五大机制,科学高效推进竞赛活动,成立市局局长任指挥长,各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的“三比一讲”争先创优竞赛活动指挥部,并根据省局10个业务板块设置,成立10个工作组。比贡献阶段,更是由局领导带队,局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奋战15天,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强力度推进竞赛冲刺。

(三)数字化改革先行先试。一是升级建设企业信用信息云服务平台。按照数字化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建设信用“531X”工程2.0为重点,加快推进慈溪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搭建慈溪市企业信用信息云服务平台(二期)“四横四纵”八大体系和两个“展示端”的架构,完善信用数据服务标准,建设企业信用数据中心、企业信用智能运营中心、企业信用综合服务应用平台,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开展集成式信用特色服务,目前二期项目已进入正式开发建设阶段。二是加快网络餐饮治理“一件事”集成改革。依托智能数字转型,提升餐饮监管能级,超额保质推进网络餐饮“阳光厨房”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网络餐饮“阳光厨房”3015家,完成率达251.25%,数量居宁波首位,全省第三。组建“线上+线下”监察队伍,每日排查网络餐饮“阳光厨房”运行情况,累计排查商户超5000家次、保证“阳光厨房”有效在线率达80%以上。三是试点药品安全隐患风险分析系统和药品经营使用单位智管平台建设(电子处方),制定出台《慈溪市药品零售企业电子处方服务规范(试行)》。经省局、宁波市局进一步部署明确,4项数字化改革创新应用项目列入宁波及以上“揭榜挂帅”应用项目。《提升药品质量安全水平》(风险处置)入选“最佳应用”创新试点育选清单;《提升药品质量安全水平》《助力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建设》《药品安全共治共享》入选“最佳应用”创新试点育选清单,《创新提升药品(含医疗器械、化妆品)检查机制》入选药品安全治理基层创新“最佳实践”育选清单。四是试点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集成改革(浙江企业在线—智联查)。作为宁波唯一的省局“揭榜挂帅”应用场景“浙江企业在线—智联查”试点单位,开展应用“智联查”功能试点工作。通过数字化智能对比手段,对企业公示信息、登记事项开展线上预查,预查企业108家,免于现场检查企业86家,效率提升80%。

(四)服务发展深谋实推。今年,慈溪市被评为浙江省2020年“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优秀县(市、区),该市宁波恒普真空技术有限公司被评为“2018-2020年浙江省小微企业成长之星”;市市场监管局荣获“省市场环境建设成绩突出集体”荣誉,该局一人荣获“省市场环境建设成绩突出个人”。一是高标准全盘谋划,启动实施第三轮“小微企业三年健康成长计划”助力小微企业提档升级。截至12月20日,全市新设小微企业7040家,指标完成率234.67%,其中新设八大万亿产业小微企业1969家,指标完成率145.85%;全市在册小微企业共51360家,其中八大万亿产业小微企业17756家。二是高效率落实推进,超额完成“个转企”年度任务。建立健全“个转企”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帮扶机制,“推着转”“帮着转”“托着转”助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全市完成“个转企”539家,指标完成率154%,其中转为有限公司449家,转为公司制比例为83.30%,“个转企”总数和转公司数均居宁波首位。今年,该项工作获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肯定批示。三是高质量调研分析,掌握小微企业发展动态。今年,完成2020年度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活力指数编制数据采集,共采集问卷928份,指数采集完成率99.15%,远超全省90%要求,报送成长、活力指数案例各1个;做好2021年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联系点季度数据采集,前三季度共采集小微企业经营数据705份,个体工商户经营数据834份,小微企业集聚平台经营数据9份,撰写报送小微企业发展线索7条,拖鞋、轴承、智能家电等特色产业分析报告3份。四是高要求梯度培育,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培育库。通过广泛征求经信、税务等部门意见,充分掌握各类优质企业及不良企业名单,结合省小微企业云平台数据比对,筛选确定入库优选企业名单3486家、建议升级名单946家,将标注多项优选标签的、加入培育库意愿强烈的高成长小微企业推荐入库,实现小微企业培育库中县级库企业达4530家,指标完成率167.80%。并择优将入库培育一年以上的小微企业由县级库推荐升级至市级培育库,清理不符合入库培育条件的小微企业,升级至市级库728家,移除出库121家,实现梯度培育、优胜劣汰。

(五)民生实事亮点纷呈。一是打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收官战,今年,完成改造提升13家,注销市场登记证6家;开展放心市场、星级市场以及“五化”市场创建,创建放心市场12家(其中新创5家、复评7家)、新创一星级市场1家,新创四星级市场2家,培育五星级市场1家;申报“四个一批”市场4家,创建“五化”市场5家;申报三星级专业市场1家。开展奖补落地,共发放奖励和补助1057.6065万元,其中改造补助907.6065万元,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创建“四个一批”和长效管理奖励150万 ,省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奖补47万元。二是开展放心消费在浙江活动。对2017年以来放心消费创建单位进行回头看,落实动态管理,督促不到位的创建单位落实整改,对经整改仍达不到创建标准或关停的单位要及时予以撤除,梳理7243家放心消费单位,保留5741家。结合“三比一讲”竞赛,升级建设目标任务,截至12月22日,全市累计完成放心消费单位创建4331家,其中放心工厂1181家,无理由退货单位1808家。三是深入推进农村家宴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农村家宴放心厨房5家,达到省A级标准和“阳光厨房”标准;建设农村家宴“阳光厨房”55家,接入浙江省食品安全协同治理平台55家,接入率为100%;建设校园食堂“阳光厨房”369家,实现校园食堂全覆盖。四是全面推进“浙食链”“阳光工厂”建设,将全市12家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作为重点企业纳入“浙食链”和“阳光工厂”系统,实现饮用水企业全覆盖。截至目前,新增全程可追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1024家,建成食品生产企业“阳光工厂”76家。五是创建“民生药事服务站”。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便民、利民、惠民”和“安全、规范、长效”为原则,打造“民生药事服务站”慈溪样本,我市成功创建5家,超额提前完成验收并投入运行。

(六)市场领域安全有序。一是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制定《慈溪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配合宁波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验收,开展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指导建设三星级食安办9个、四星级食安办2个,第三方测评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升至86.51分。落实抽检分离改革,通过宁波市基层食品抽检能力规范化建设验收,开展食品抽样技能比武基层食品抽检能力比武,抓好常态化食品抽检工作,目前累计完成监督抽检抽样4397批次,检验完成4397批次,检出不合格率2.37%,其中食用农产品抽样完成796批次,检测完成796批次,检出不合格率4.27%;不合格按时办结率100%、公示率100%。完成检测中心实验室通风系统维修改造。全力推进慈溪熟牛肉加工小作坊集聚园区建设,通过省局验收,切实规范全市熟牛肉生产加工行为。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餐饮具清洗消毒专项整治,检查2157家,责令改正252家。推动社会共治共享,加强社会监督,已发布餐饮红黑榜14期。加大保健食品行业治理力度,打击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等违法犯罪活动,共检查单位50家,大部分情况良好。二是开展药品网络销售专项治理,行政约谈零售连锁企业12家,排查从事药品网络销售的企业157家,作出责令改正、警告2件。药品抽样267批次,监测上报药品不良反应2368份;监测上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671例。实施美容美发行业化妆品经营使用专项整治,检查相关单位258家,查处化妆品过期、未经备案、标签不符合规定、虚假宣传等违法案件33起。三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截至12月20日,共检查单位2137家,检查设备3465台,发现并消除隐患483起,下达整改书146份,立案查处50家,罚没款147.68万;首次将叉车经营单位纳入整治行动范围,共检查叉车经营和使用单位800余家,消除隐患129起,叉车新上牌1586辆,叉车作业人员新考证1809本。四是全力打好区域产品质量提升攻坚战。发布《慈溪市“十四五”产品质量提升发展计划》,在宁波大市率先成立慈溪市轴承产业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我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认真落实慈溪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产品质量“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情况的审议意见》并通过回头看检查。推进“浙品码”赋码工作,截至目前,已赋码1155家,完成率达150%,数量居宁波首位、全省前列。强化技术支持,与省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院签订《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家用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质量安全研究报告》;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共同促进高水平监管和网售商品质量提升合作协议》和《关于网络抽检的合作协议》,在质量提升、智慧监管、消费环境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目前,已根据阿里巴巴集团提供信息实地核查减压阀网上销售企业8家,电暖宝销售企业104家,向该集团抄送产品不合格信息31条,均作下架、断链接处理。强化区域产品质量治理,持续推进冰箱、洗衣机、减压阀、暖手宝等产品质量整治,全年完成各类产品抽检464批次,不合格产品92批次,全年查处产品质量违法案件269起,案值365.94万元,罚没款超404.9万元。启动冰洗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完成7家冰洗产品和1家冰洗配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证。

(七)共同富裕知产赋能。一是扎实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推动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开展第九届市长质量奖评选。截至目前,获慈溪市市长质量奖5家,新增浙江制造培育企业15家,新增浙江制造认证企业12家,新增发布“浙江制造”标准10项,新增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13个,新增导入卓越绩效管理企业7家。二是开展商标保护和品牌培育。截至12月20日,我市商标注册申请数为9486件,商标注册数为11817件,同比增长25.1%;实有注册商标67447件,其中商品商标52989件、农副产品商标4613件、服务商标9837件、集体商标4件、证明商标4件、国际注册(含马德里注册)1857件;现有中国驰名商标17件。截至目前,新建品牌指导站2家、知识产权保护站1家,其中农合联慈农优选品牌服务指导站系我市首家涉农品牌服务指导站,慈溪市外贸集团知识产权保护站系我市成立的首家知识产权保护站。“慈溪秘色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是深化专利示范培育。截至10月底,今年市本级共授权专利9202件,授权量位列宁波市第一,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17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323件、外观设计专利4562件,申请PCT专利43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812件,同比增长15%;有效发明规上企业数440家。强化知识产权政策支持,推动慈溪市政府出台《慈溪市加快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发放奖励资金397万元,其中国内授权发明专利310件,奖励307万元;国外PCT专利38件,奖励33万元;专利代理机构1家,奖励2万元;宁波市专利示范企业11家,奖励55万元。公牛集团插座(GN-U303U)”外观设计专利获得中国外观设计金奖。推动专利权商标权质押融资、专利权商标权保险,完成商标权质押登记3.66亿元,同比增长81%;专利权质押登记8.95亿元,同比增长285%;完成专利转化431件,转化数量位列宁波市第一。

(八)综合执法真查实罚。强化执法办案指导和重大专项案件综合协调,以平专结合的工作模式加强执法力度。截至11月30日,全局共办结各类案件1631件;罚没款2474.48万元。其中,办结案件工商类案件363件,食品类案件755件,药械化案件124件,质监类案件351件,物价类案件38件。移送公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8件,罚没款总数、个案罚没款比去年同期均有明显上升。做好禁渔期“一打三整治”工作,出动执法人员776人次,检查涉渔经营主体842家,开展宣讲15场次,行政约谈重点经营单位4家,签订责任书和承诺书654份,张贴公告652份,当场行政处罚29起,立案查处1起,查获并移交违禁渔获物930公斤。开展全市专利代理机构监管专项整治,查处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共检查专利代理相关单位78家,对国知局下发的718件非正常申请专利开展撤回工作。采取“交叉执法”“错时执法”“干部跟班执法”等机制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各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137件,其中商标侵权案件113件,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0件,移送公安机关4件,罚没款共计313万。

(九)消费维权倾心倾力。今年,新增建材行业(包括橱柜、板材、门窗)专家办公室,累计有家庭装饰装修、汽车维修、洗涤服务、家电维修、名酒销售、建材等六个行业专家办公室,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在消费维权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合力解决相关行业消费争议,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组织专家对消费投诉中的“疑难杂症”进行“会诊”,参与重大或典型投诉案件分析研究和调查,确保消费调解公平、公正,实现调解快速高效;拓展消费教育基地,新增2家企业(食品、酒类)消费教育基地,累计创建以食品安全、保健食品、综合类等为内容的消费教育基地9家,将消费维权与企业商品、服务宣传相结合,促进和规范企业健康发展。截至2021年12月,市消保委(包括各主要成员部门)共受理消费投诉21739件,其中电商平台受理13件,全部调解成功;消保分局今年受理举报投诉咨询36883件,其中投诉25751件,占投诉举报总量的69.8%;举报11015件,占比29.8%,咨询11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86.27万元。

(十)疫情防控有力有为。一是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物防”。紧紧围绕“存量备案、增量申报、首站负责、闭环管理”要求,依托“浙冷链”系统强化冷链食品“精密智控”。截至目前,累计激活进口冷链食品经营企业656家,累计扫赋码1228641张次,赋码率、扫码率均达到100。开展重点冷链食品常态化监测的抽样工作,累计完成重点场所环境监测样本4119份,重点食品检测样本3825份 ,从业人员检测样本30342份,结果均呈阴性。启用集中监管仓一座,依托监管仓检出外包装阳性进口冷链食品50.5403吨,并进行科学安全处置。二是积极开展零售药店疫情防控监测,发挥疫情监测哨点作用,截至12月20日,共上报省系统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素4大类购药信息574285条,发现黄码人员39人、到达或途径中高风险地区人员481人、发热病人329人、到达或途径中高风险地区的发热病人17人,有异常情况未购药成功登记信息416条。三是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专项检查。对疫情防控医用口罩应急注册证过期尚未取得延续注册2家生产企业,告知到位和检查到位,未发现违规生产现象;加强对我市8家医用口罩生产企业和疫情防控医疗器械经营环节监管,对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风险隐患的企业,落实跟踪措施,确保风险消除。四是加强专业市场、农贸市场“管小门”监督管控,深化属地责任和市场主体责任,督促市场举办者巩固落实好“四个一律”(市场一律清洗消毒、市场经营人员一律戴口罩、市场一律张贴和滚动播放防控宣传资料、市场主办方一律签订防控责任状)、“三个到位”(亮码+测温+戴口罩)防疫要求,做实做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十一)队伍建设内外兼修。一是紧抓思想引领,不断坚定干部理想信念。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坚持将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出特色,不断创新专题学习、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形式载体,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行见效、落实落细、走深走实,从而使得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市局获慈溪市“百年潮涌·三北印记”党史知识竞赛一等奖;慈溪市“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诵读比赛三等奖;钱铭铭作为慈溪市代表队一员参加宁波市机关党务干部“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知识竞赛二等奖。二是突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干部专业技能。根据市场监管目前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围绕市场监管岗位需要,通过组织业务培训班、参加上级各业务条线培训等形势,不断拓宽干部工作视野,提升专业业务技能,提高履职能力水平。今年累计培训干部233人/次,质检中心罗锋被评为慈溪市劳模,龙山分局陆波被宁波市委办公厅、宁波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文表彰为评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十佳优秀基层所长),推荐食品安全抽样队、餐饮科吴燕君为宁波市食品安全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突出个人。三是深化全类综合监管,不断提升综合执法效能。依托浙江省行政执法监管平台把分类综合监管转型升级为全类综合监管,推动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一是科学设置片区合理配备人员,以全市1118个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为基本单位,科学设置78个监管片区,分配200余名片区监管干部。推进全辖区底数摸排,以省互联网+监管平台的两库一单为手段,建立以营业执照为基础,场所、设施为补充的监管对象库,分配对应监管人员。建立重点监管目录清单,梳理年度重点监管名单,确定监管事项、频次和时间。2021年目录清单共包含重点监管对象5413家,涉及监管内容8484个。全年共设置检查任务155个,涉及检查对象13977家,所有任务均在规定期限内实现,问题处置闭环率100%。

二、2022年工作要点

(一)聚焦“市场主体关切”,进一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继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动态梳理和更新慈溪市级“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事项清单,严格落实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事项,最大限度推动告知承诺审批方式落地应用,不断提升改革实效;落实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应用“1+7”体系,落实“7个自主”,对商事主体名称、住所、经营范围、登记办理、电子证照应用、迁移、退出等事项实行便利化、数字化、标准化改革,推进“自主申报+信用承诺”模式在登记各场景应用,最大程度赋予企业自主权;以新一轮“小微企业三年健康成长计划”目标任务为统揽,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帮扶举措,助推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做强做大;常态化做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数据采集和分析研判工作,动态管理更新小微企业培育库落实推进“个转企”,不断引导小微企业从事八大万亿产业,促进小微企业质效提升。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年市场监管部门抽查企业比例不低于3%,抽查事项覆盖率达到100%。掌上执法应用率达到95%以上,关联信用规则率达90%以上。推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部门联合监管率达到15%。按照数字化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建设信用“531X”工程2.0为重点,加快推进慈溪市企业信用信息云服务平台(二期)建设,深入开展市场主体综合信用评价,对不同信用风险主体对象开展分级分类监管。

(二)聚焦“风险隐患防范”,进一步守牢市场安全底线。全力抓好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强化农贸市场、药店等重点场所防控。坚决贯彻“四个最严”,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和工作清单,深化推进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巩固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创建成果。不断加强食安办综合协调和督查职能,2022年,实现三星级食安办18个镇(街道)创建全覆盖,力争新建成四星级食安办4—5家,五星级食安办1家。保质保量完成食品监督抽检任务,不合格食品100%闭环处置。完成市食检中心CNAS和CMA资质认定复评审。突出重点聚焦民生,扎实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农村家宴转型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养老机构食品安全提升等五项行动。巩固深化市域药品安全监管网,高效能推进药品安全监管治理。依托浙江特种设备在线系统加速推进特种设备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坚决遏制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力争不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责任事故,确保万台死亡率控制在0.23以内。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智慧监管数字化改革工作。持续开展起重机械专项整治行动,高质量完成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任务。确保党的二十大、第19届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社会面平稳的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全面落实《慈溪市“十四五”产品质量提升发展行动计划》,结合家电夏冬两季销售和区域块状经济特点,继续组织开展减压阀、暖手宝、轴承等行业产品质量问题整治守牢质量安全底线。

(三)聚集“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深化共同富裕建设。围绕助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建设要求,继续抓好“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推动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鼓励标杆企业参加2022年宁波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建立动态“品牌培育库”,推动制造业、服务业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和地理标志商标建设,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拓宽融资渠道;积极鼓励企业主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制修订工作,掌握行业话语权;推动区域专利强市战略发展,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优势企业,国家级、省级专利示范企业,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聚焦“执法效能提升”,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关注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新特点,持续深化综合执法,优化全域全员统一交叉执法新模式,加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侵害消费者权益、传销等群众反映强烈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全力推进公平竞争审查,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围绕侵犯商业秘密、侵权仿冒、商业贿赂、虚假宣传等进行专项整治,维护关系稳定发展的市场秩序,树立市场监管的执法办案权威。

(五)聚焦“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锻造市场监管铁军。以政治建局为引领,实行“干部说事”制度,畅通“说事”渠道,强化基层基础,提升监管效能,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常态化开展“周二夜学”,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引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即将出台的《市场监管所条例》,继续深化“双百所”创建,宗汉所创建“示范所”,在党建引领、改革创新、队伍建设、执法监管、利民惠企方面成为示范单位;桥头所与胜山所要通过“消薄”提质行动,在党建工作、数字赋能、队伍建设、执法监管、公众形象等方面有明显提升。深入推进“四个”平台建设,强化执法装备保障,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严格执行干部选任标准,优化干部梯队,把政治过硬、干事有劲、业绩有实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积极创新市场监管机制,升级实施全类综合集成监管,有力提升监管效能。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