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解读:《慈溪市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

来源:慈溪市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2-10-25 12:04

一、政策制定背景:

文化繁荣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依托,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精神动力,是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重要内涵,也是慈溪加快打造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共同富裕先锋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和宁波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根据《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浙江省文化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结合慈溪实际,编制本规划。

二、政策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文化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城市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具有高品质、强活力、广影响、惠及全民的文化强市,打响“秘色瓷都,智造慈溪”城市品牌。

主流思想引领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充分发挥,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夯实。

文化精神深入人心。慈孝文化、青瓷文化、移民文化、围垦文化、红色文化等慈溪地域文化精神持续发扬,全市齐奋斗、遵法纪、守诚信、讲道德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巩固,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文化品牌影响扩大。城市文化品牌传播开放能力显著提升,新时期“秘色瓷都,智造慈溪”的城市品牌更深入人心,秘色瓷、青瓷瓯乐品牌进一步打响,慈溪文化印记、文化符号更加鲜明,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

文化服务全面提质。便捷可达、普惠均衡、优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以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能力全覆盖、质量全达标,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可实现、质量有保障。到2025年,公共文化设施“建管用育”一体化建设水平再提高。

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艺精品传承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深化“中国曲艺之乡”和“中华诗词之市”创建,鼓励大众化创作,形成一批全国知名的文艺精品。到2025年,力争有2个以上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在省级以上获奖、展出、发表的各类文艺作品超过1500件。

文化产业能级增强。文化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文化产业集聚成效明显,文化融合动能充分发挥,文化消费能力持续扩大,数字文化产业加快布局,文化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在宁波前列,年均增速8%,占GDP比重保持两位数以上,宁波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达到10家。

文化人才支撑强化。文化人才多层次引培、激励机制逐步形成,“文艺慈军”建设进一步加大。到2025年,引进或培育3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领军人才,争取更多人才入选国家级文艺家协会、省“五个一批”、省青年英才、甬江引才工程等人才库和人才计划。

专栏1 “十四五”时期慈溪文化建设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属性

2020年

2025年

1

全域文明创建覆盖率(%)

约束性

/

100

2

文明好习惯养成率(%)

预期性

78.93

90

3

社会诚信度

预期性

94.2

96

4

人均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次数(次)

预期性

0.21

0.41

5

示范性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数(个)

约束性

/

80

6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

预期性

194

250

7

居民综合阅读率(%)

预期性

92.5

95

8

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媒体平台(个)

预期性

/

1

9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预期性

6.79

10

10

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

预期性

2

8(年均)

三、政策主要任务:

(一)加强思想引领和理论武装

1、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一是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二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2、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

一是加强党员群众干部理论武装;二是广泛开展理论宣传普及。

(二)大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1、打造崇文尚德的文明风尚之城

一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2、打造全域化高水平的文明品质之城

一是深化常态化群众性创建活动;二是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3、打造温暖友善的文明志愿之城

扎实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完善全市“3+8”志愿服务体系。

(三)打响“秘色瓷都”文化品牌

1、完善“秘色瓷都”产业链

推动青瓷产业转型升级,坚持青瓷文化产业特色发展,重点围绕“生活瓷艺术化、艺术瓷生活化”,扩大青瓷日用品和艺术品消费市场。

2、做强青瓷市场平台主体

一是做大做强青瓷市场主体;二是推进青瓷多元平台建设。

3、提升“秘色瓷都”品牌影响力

一是加强“秘色瓷都”品牌打造;二是加强青瓷文化保护传承;三是加大“秘色瓷”品牌推广。

(四)推动传统文化创新转化

1、打响“中国曲艺之乡”文艺品牌

一是加强作品创作;二是壮大传承队伍;三是组织展演活动。

2、深化“中华诗词之市”文化品牌

一是打造市域诗化环境;二是拓展诗词组织覆盖面;三是深入开展诗词“六进”。

3、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一是强化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二是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三是优化红色文物保护利用。

(五)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

一是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二是持续深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2、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二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

3、深化“书香慈溪”建设

围绕“书香慈溪”建设,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扎实推进城市书房、乡村书房、农家书屋等基层阅读阵地建设,通过拓展“书循环”枢纽点,进一步引领城乡阅读文化。

(六)促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1、提升文艺精品创作水平

一是实施文艺精品打造计划;二是加强网络文化精品创作力度。

2、优化文艺精品创作环境

一是搭建文艺精品展示平台;二是优化文艺创作生态环境。

3、推进群众文艺繁荣发展

发挥万名文艺慈军力量,全面推进“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吸引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组建艺术社团,开展艺术创作,提升人民文化艺术素养,真正实现全民艺术普及。

(七)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1、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打响文化智造品牌;二是促进文化服务业提质;三是聚焦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2、加快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打造文旅融合精品;二是促进“文化+乡村振兴”。

3、强化文化产业平台项目

一是加快文化园区提质升级;二是强化文化产业项目支撑。

4、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一是做大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二是提升文化消费市场环境。三是拓展文化金融渠道支持。

(八)提升发展现代传播体系

1、提高主流舆论引导能力

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加强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形势宣传、典型宣传,推动慈溪新闻传媒发展进入“快车道”,进一步提升慈溪媒体的新闻舆论引导能力。

2、推进媒体融合改革发展

一是深化报、网、端纵深融合发展;二是强化新媒体平台融合发展;三是拓展媒体经营业务。

3、加快“传媒+技术”创新发展

大力加强传媒技术手段建设和创新,推动新时期慈溪新闻传媒的跨越式发展,发挥慈溪融媒体中心力量,搭建线上开放共享的文化传媒平台,实现“报、台、微、网、端”一体化发布。

4、深化高水平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网体系建设;二是推进网络生态治理;三是实施网络安全整体能力提升行动。

(九)拓展文化交流合作体系

1、加强城市品牌推广宣传

一是打造城市品牌推广载体;二是创新城市品牌推广模式;三是建设慈溪城市形象资源库。

2、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一是推进城市对外文化交流;二是促进民间对外文化交流。

四、解读机关和解读人:

解读机关:慈溪市委宣传部

解读人:  沈杭军

联系方式:0574-895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