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282K16067205A/2022-00228

发布机构:

长河镇人民政府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日期:

2022-01-06

成文日期:

2022-01-06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长河镇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1-06 16:12 信息来源:长河镇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高质量建设整体智治人文小镇、共同富裕品质长河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对于赢得发展先机,实现五年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2022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工业总产值235亿元,同比增长10%;农业总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4%;三产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总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6.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1594元,同比增长8%。

围绕2022年目标任务,必须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着力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致力乡村振兴,更加注重建设共富共美新农村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围绕打造规模型、生态型、休闲型高效生态农业,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做强一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农业龙头企业,拓展购销、加工渠道,为农民增收创造优质环境。做大做强蔬菜特色优势产业,确保播种面积达3万亩以上,推动形成以种苗培育、规模种植、仓储保鲜、物流配送、深度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计划投资500万元引进全自动生产车间1个,数字化改造种植基地1家。持续开展农展会、水蜜桃节和西兰花节等活动,打造长河农业特色品牌。推进绿色基地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切实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广应用性诱剂灭虫技术3000亩。同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继续实施农业风险基金,降低农业风险。新增示范性家庭农场4家,数字化改造基地10家。

致力打造农村新面貌。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12113”工程,引领全面振兴发展。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一条具有长河特色新农村发展之路。用活用好乡村振兴建设扶持基金,指导各村合理设计项目,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稳步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力争创建小集镇式中心村1个,宜居村1个。实施农村公益事业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4个,因村制宜开展村庄梳理式改造,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

努力提高农民获得感。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持续抓好镇村民生实事办理。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多措并举,广泛开展特色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更高质、更充分的就业,实现农民增收。依托政务服务2.0系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提升便民服务效能。推进党建引领片区组团发展模式,采取各项措施扩大村级集体经济财源,落实市政两级扶持资金2500万元,确保80%以上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建设村级服务社1个,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鼓励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培育创新创业新动能

着力发展高质高效产业。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具有一定水准、适应市场销路、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快对现有设备、技术、工艺的更新,提升加快先进技术的吸收、消化,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紧密合作,引进企业适用的科技管理人才。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力争全年完成技改投入2亿元,其中千万以上项目7个,宁波市级以上新产品2个。培育单项冠军、小巨人、隐形冠军等“专精特新”企业2家以上,创建宁波市级以上绿色工厂1家。

着力加大扶强扶优力度。鼓励企业上规、上云、上市、上榜,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产业集聚优势,以产业链为纽带,实现优势企业强强联合,积极引导一批规模企业“做强、做大、做专”,力争成为行业龙头,打造品牌企业、名牌产品。持续培育“长河花洒之乡”品牌,提升行业集聚度、知名度和竞争力,增强企业间有序竞争和合作意识,提升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力争2022年新增规模企业8家以上,全镇超亿元企业达到20家。

着力完善整合整治措施。加强“亩产论英雄”评价结果应用,完善实行差别化用地、用能、排污、金融等机制,引导企业更新设备和工艺,提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出效率。以“低散乱污”企业、小作坊及低效工业区块为重点,积极开展制造业全域产业治理和空间综合整治提升,鼓励企业就地改造,加大对原厂区的改建、翻建,提高土地利用率,探索存量工业土地国有回收、收储和二次开发,推动低效用地转型升级,整治淘汰提升“低散乱污”“两小”企业40家以上。

三、突出功能提升,更加注重打造高质高标新城镇

高标准制定规划布局。结合宁波前湾新区发展战略规划编制,高质量编制镇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高标准严要求实施镇域统筹规划,进一步明晰发展定位、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径,提升城镇承载力、品质感。以城乡风貌整体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强化镇域建设统筹和村庄建设规划,形成具有长河特质的特色城镇风貌。

高水平实施城镇管理。进一步健全城镇管理体制,推进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智慧城镇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城镇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大力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专项清理,扎实推进“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整治行动,清除“乱搭建、乱堆放、乱设摊、乱焚烧”等现象。规范个人建房审批、监管及发证程序,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坚决遏制新增违建。巩固和深化全国卫生镇创建成果,持续深化“四网融合”环卫一体化管理体系,切实完善村级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

高品质开展城镇建设。顺应城镇发展导向,精准排摸用地需求,梯队型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工作。进一步加快城镇综合区块开发,提升城镇功能和品位,抓好大桥区块、镇南片邻里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大云小学、沧田小微园区、镇政府东侧区块建设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文化路停车场工程,规划停车位80个。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截污纳管工作,实施垫桥村区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施长兴路周边污水支管铺设,接纳排污企业4家。加大道路绿化、亮化工程投入,实施芦庵公路(沧北段)两侧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新建绿道1公里。加强对路灯、公园等市政公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实施三塘江南岸绿道亮灯工程,全长3公里。扎实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五塘横江、大胜庵江、老街河、大路门江等河道整治工程。

四、坚持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营造宜居宜业新环境

推进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实施贤江小学综合改造工程,提升校园环境,优化现代化教学设施,加快智慧教育建设步伐,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公办初中振兴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助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机制,完成长河卫生院扩建工程,提升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发挥契约式家庭医生功能,不断优化群众就医环境。

强化文化体育事业建设。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与文化礼堂建管用育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农村文化阵地作用,培育壮大文体队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办好群众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文体活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展示、交流等活动,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贤江特色文化。结合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乡村改造、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工程,利用现有设施及景观空间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

促进精神文明事业提升。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强化移风易俗道德选树,讲好长河人物故事。巩固全国文明镇四连冠创建成果,继续扎实推进文明镇、文明村、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镇红色文化场馆、各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复兴少年宫”等阵地建设,深层次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六进”活动,提升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达到率。

五、立足社会和谐,更加注重彰显平稳平安新气象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成果。统筹实施“五险”保障规划,稳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实现“应保尽保”。强化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关怀服务,健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机制,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完善片区养老中心建设,全面规范养老机构运行,重点抓牢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持续开展“八一”和春节慰问。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不断完善平安建设体系。深入开展法治教育系列活动,持续做好禁毒、电信反诈、社区矫正等工作,扎实推进新时代法治建设。盯紧抓牢旧案积案化解工作,切实倾听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依托网格融调、司法调解、乡贤劝解等多元化平台,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关口前移,争取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充分发挥“一中心四平台全科网格”运作实效,规范提升网格管理水平。依托“智慧云镇”防控平台,不断完善平安建设联创机制,健全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

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聚焦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落实、规章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危险源头管控、安全教育培训、应急预案演练等方面,抓好日常风险管控、重点领域督查、问题整改闭环等关键节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应急管理领域大排查大整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以社会平安治理大数据为延伸,打造“长河盾”安全监管智慧云平台,建立一个“覆盖全面、条目明晰、灵活高效、智能辅助”的数字化监管体系,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提升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