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30282668484527P/2021-00625

发布机构:

市新市民服务中心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综合类

发布日期:

2021-01-14

成文日期:

2021-01-14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2020年度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1-01-14 08:53 信息来源:市新市民服务中心

年初以来,全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主线,扛牢初心使命、践行责任担当,不断深化落实工作举措,努力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水平,为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慈溪贡献力量。

一、2020年度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助力“两战赢、两必胜”工作

一是组织推动。为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市新市民服务中心(原市流动人口局)迅速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慈流领办〔2020〕2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村级和谐促进会相关工作的通知》(慈和指电〔2020〕1号)等通知,要求各地流管办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疫情期间流动人口关心关爱工作,充分发挥和谐促进会“乡音”优势,及时宣传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和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关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层面、多形式助力企业提升复工复产加速度,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企业解难。

二是宣传发动。我中心充分利用新媒体受众面广、传播快的特点,及时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政策举措在“我在慈溪”微信公众号(关注对象95%以上为流动人口)予以发布,并积极鼓励流动人口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力争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及时知晓政策、及时安排动身计划、及时来慈返岗复工。累计发布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文章20余篇,答复咨询3000余人次,甬派、浙江之声、央视新闻移动端等上级媒体纷纷予以转发,累计点击阅读量达30余万次。为我市的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起到了较好的宣传和引导作用。组织开展新市民短视频大赛,共收到短视频作品45件,评出获奖作品11件,其中《不能没有你》、《老吴在慈溪》、《一直坚守这个“家”》3件短视频作品在学习强国上发布,为宣传慈溪的良好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骨干带动。在疫情防控中,市新市民服务中心依托和谐促进会平台,广泛动员和促会骨干、流动党员为疫情防控捐资捐物,积极参加卡口值守、资料分发、居家观察人员服务等工作。复工复产后,为进一步提升我市企业复工、达产率,广大和促会会员、流动党员充分发扬“尚德自强 和衷共济”的新慈溪人精神,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朋友圈转发等多种方式,邀请老乡、朋友返慈复工。据初步统计,我市和谐促进会通过骨干会员、流动党员引领带动,累计转发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类微信1.3万余次,电话联系7700余次,短信1.87万余条,为各类企业联系落实招工事宜990余次,涉及工人1.01万余人。

(二)全面分析研判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形势

我中心采取“沉下去、请上来”的形式,深入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在慈异地商会等开展走访调研30余次,邀请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和谐促进会骨干人员、流动党员组织开展座谈3次,全面了解掌握涉及流动人口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跟踪关注流动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就业就学等相关情况。调研发现,我市流动人口呈现减少趋势。截至8月底,全市登记在册流动人口数92.44万人(市本级),与去年同比下降4.67%(减少4.53万人),全市登记在册流动人口市场主体新增8753户/家,与去年同比下降22.87%(减少2596户/家)。宁波大市同期登记在册流动人口480.21万人,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其中杭州湾新区、北仑、奉化、江北、宁海流动人口人数快速增长(详见下表)。截至11月中旬,我中心报送《我市流动人口减少影响企业用工值得引起重视》等调研文章5篇。

(三)充分发挥量化积分机制调节功能

一是调整完善量化积分细则。按照“权利义务对等、保障基本权益、积分梯度服务”的基本原则,在充分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积分申请对象意见的基础上,对现有积分细则进行调整和完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流动人口激励引导机制,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资源配置,吸引更多更高素质的流动人口来慈溪就业创业。2020年3月出台《慈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慈溪市流动人口量化积分申评办法(暂行)的通知》(慈政办发〔2020〕18号),新《申评办法》对年龄、职业技能、居住年限、无偿献血等指标的分值进行调整,新增发明创造、投资纳税、流动党员等加分项目,取消计划生育等扣分项。

二是全力做好量化积分申评。2020年度量化积分申评工作于4月10日正式开始。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鼓励积分申请人尽量通过PC端和移动端线上自主开展积分申请。量化积分申评工作开始以来,我中心通过电话咨询答疑、公众微信平台后台回复等多种途径接受积分申请人咨询,并通过慈溪电视台、慈溪日报、微信公众号、宣传折页等多种途径进行量化积分政策宣传;各镇(街道)流管办也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相关工作。在对量化积分答疑解惑的过程当中,我中心及时收集疑问相对较多的问题,整理成一问一答的形式,在公众号上及时发布,供积分申请人参考。全市参加2020年度量化积分申评的流动人口为19019人,其中,城区(2860人)、周巷镇(2307人)、龙山镇(含慈东,1868人)、观海卫镇(1791人)、横河镇(1585人)分列前五位,占总数的54.74%。

三是积极拓展量化积分应用领域。量化积分申请开展以来,我中心致力挖掘优质公共资源,全力拓展量化积分应用领域,积极提高量化积分含金量。从2019年始,我中心会同市住建局共同推出租房补贴政策,两年补助资金达400余万元;会同慈溪农村商业银行开发专属优惠贷款产品,为新慈溪人量身定制专属金融服务项目——“和美·兴慈贷”,最高可享受贷款额度30万元、年利率4.5%、贷款期限最长3年的专属贷款产品和5万元高额度信用卡项目,为优秀新慈溪人创业就业、生活消费提供信贷和项目扶持,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据统计,慈溪农商行已为13917名新市民发放贷款,贷款余额达到46.94亿元。会同市公交公司推出公交车优惠政策,优秀新慈溪人免费办理公交优待卡,凭卡可在慈溪市内(含杭州湾新区)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乘坐城乡公交车享受五折优惠。

(四)积极探索新市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新途径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坎墩街道坎西村在试行“和促会”进兼职网格员队伍工作中,牢牢把握党建引领的核心和关键,由村党总支书记亲自牵头,和谐促进会专职副会长具体负责,起草拟定兼职网格积分管理制度的制定、意见征求和实施等。每月由村党组织统一审核并张榜公布兼职网格员积分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流动党员参与党组织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强化工作实效。结合网格建设要求以及和谐促进会的特点,细化积分管理办法,将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社会服务管理、社情民意传递、突发事件处置以及乡风文明培育等8项内容纳入到积分管理中,提升兼职网格员工作的实际成效。

三是强化示范带动。每月对和促会兼职网格员的参与情况进行评分,对积极参与,积分排名相对靠前的兼职网格员,适时在工作会议等多种途径予以通报表扬。年终对积分排名靠前的若干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评先评优活动,进一步展示新市民的良好精神面貌,树立先进典型,不断激发广大新慈溪人参与和谐促进会及网格工作的热情。

(五)优化提升流动人口综合素养

一是优化培训内容。印发《关于开展2020年度流动人口素质教育培训的通知》(慈流领办〔2020〕9号),通过为流动人口提供丰富的针对性培训课程,积极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素养的持续提升。除交通、消防等相关法律法规,抵制毒品、反邪教、防溺水等贴近生活的内容,还囊括文明礼仪、垃圾分类、家庭教育、文明城市创建等丰富精神生活的内容,同时聚焦流动人口关心的内容,如量化积分、子女就学、劳动用工等。同时,我市组建一支由41名讲师组成的讲师团,根据各镇(街道)需要为流动人口上门授课。

二是创新培训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线上依托“我在慈溪”微信公众号学习模块,由流动人口线上自主学习,线上培训模块开发即将完成上线,届时流动人口可享受更丰富便捷的学习内容。线下培训由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分别组织。截至11月中旬,累计授课221班次,共约1.68万新市民接受培训。

三是提升培训质量。印发《关于开展流动人口素质教育培训工作绩效考核的通知(试行)》(慈流领办〔2020〕10号),对全市流动人口素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工作经费相挂钩,对考核为优秀、合格的镇(街道)按照不同等次给予相应经费奖励,考核不合格的取消经费奖励,累计补助培训经费53.2万元。

(六)着力提升流动人口融入感

一是隆重表彰优秀新慈溪人。组织召开表彰会,对优秀新慈溪人进行隆重表彰,充分肯定广大新市民为第二故乡作出的巨大贡献,并向优秀新慈溪人家乡寄送光荣榜和感谢信,广大新慈溪人与慈溪的发展高度融合,慈溪的发展成就了新慈溪人,新慈溪人的付出和汗水推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组织优秀新慈溪人游慈溪活动。为引导和鼓励广大优秀新市民积极踊跃投身慈溪经济社会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更好地发挥其在建设服务第二故乡中的积极作用,我中心组织优秀新慈溪人游览鸣鹤古镇、傅家路村、青瓷文化园、天元古玩,参观月立电器、海通公司、三禾厨具,既促进新市民进一步了解慈溪、热爱慈溪,又推进旅游市场复苏提振消费经济。

(七)大力推进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建设

一是组织开展专项工作调研。加快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建设,切实改善流动人口居住条件,既是我市营造良好投资发展、创业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为扎实推进该项工作,我中心围绕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组织开展专项工作调研,并提出相关工作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二是拨付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财政补助资金。为进一步推进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建设,提高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率,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暂住人口集中居住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慈党〔2012〕22号)、《关于慈溪市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慈财〔2013〕81号)、《关于慈溪市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慈流居领办〔2019〕1号)精神,及时拨付坎墩街道直塘村、龙山镇宁波喜尔美厨房用品有限公司、周巷镇浙江月立电器有限公司、宁波爱佳电器有限公司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财政补助资金合计182万元。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切实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利。按照“政府为主、多方参与”的原则,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做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优化调整,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提高满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段入学需求的能力。加强基础教育学校的建设力度,在土地、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对新增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鼓励实施调整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中小学布局规划。同时,通过整合资源、深挖潜力,努力扩大义务教育段公办学校办学规模,接纳更多的流动人口岁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民办民工子女学校补充作用,在公办学校不能有效满足需求的情况下,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民办民工子女学校经费补助,并下派、交流优秀师资支教,切实提高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整体教育质量。

(二)努力改善流动人口居住条件。以中低收入新慈溪人为主要目标人群,按照有利于居住者生产生活、有利于投资者经营管理、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有利于社区服务和发展的要求,以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工业园区、小微园区以及周巷镇、观海卫镇、龙山镇等中心镇、城区周边乡镇(城乡接合部)、其他镇街道建成区为重点区域,合理规划建设一批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同时,为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鼓励社会资本和个人出资,采取闲置厂房整体打包改造、项目新建等多元化方式参与流动人口集中居住项目建设、管理。力争至“十四五”末,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率达到30%以上。适度放宽流动人口的住房保障条件,以租赁补贴等多种形式提高流动人口家庭的居住水平。

(三)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加强引导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建筑业等行业主动为流动人口缴纳养老、医疗、工商等保险,逐步提高流动人口参保率,保障流动人口基本生活权益。探索设计流动人口个性化的商业保险产品,与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形成互补,满足流动人口不同层次的保障需求,提高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度。探索流动人口参加医疗保险拓面工作,根据量化积分情况,将0-6周岁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确保学龄前儿童不出现因病致贫现象。同时做好基本医疗保险与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工作。加强流动人口妇女儿童预防保健工作,探索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的有效机制,切实满足流动儿童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四)着力畅通公共服务获取通道。依托宁波市“甬积分”流动人口综合服务协同应用平台(在建),以居住证和量化积分为核心要素,以大数据应用为重要工作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流动人口大数据共享共联机制,切实加大数据资源整合力度,打破数据壁垒,及时提供、更新和完善涉及流动人口的相关数据,全力畅通流动人口获取公共服务的渠道,努力打造“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良好工作格局,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五)着力打造和促会升级版。以村级和谐促进会为依托,积极推进“乡音”号先锋驿站建设,使之成为和谐促进会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工作抓手,发挥好流动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带动和促会会员、志愿者、文艺爱好者和有一技之长的流动人口积极投身第二故乡建设。同时,持续推动“和促会”进基层网格工作,引导和鼓励村级和谐促进会骨干担任基层网格专兼职网格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活动,着重在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社会服务管理、社情民意传递、突发事件处置以及乡风文明培育等方面开展有关工作,促进新老市民深度融合和谐健康发展。

(六)全力推进“乡音调解员”工作。进一步加强“乡音调解员”队伍建设,深度挖掘政治素养好、有较高威信且知发、懂法的新市民经培训后,充分利用“乡音”优势,参与到基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之中,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依托市、镇(街道)、村(社区)矛调中心,将“乡音调解”工作站纳入其中,“十四五”期间,按先试点、后推广稳步推进“乡音调解”工作站建设工作,最终实现全覆盖和高效运作。

(七)全面加强“新村民议事”工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新村民议事”工作制度,着力规范议事规则,拓展议事覆盖面,引导和鼓励新市民积极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在“十四五”期间,新市民2000人以上的村(社区)“新村民议事”工作实现覆盖并且相关工作规范高效、成效明显。

(八)优化提升流动人口素质结构。一是优化外来劳动力资源存量。全力实施新市民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进流动人口成人“双证制”高中教育和预备劳动力培训,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培养和稳定技能人才、熟练员工队伍,积极开展基本素质教育培训,着力提升流动人口市民化素养。全年力争培训1.5万人次以上。二是做大外来劳动力资源增量。加强与流动人口输出地的双向协作,以“专业化、技能化”为目标,重点实行“订单式就业”模式,着力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技能型人才。强化技能人才服务工作,切实做到政策留人、服务留人、文化留人、感情留人。三是探索“网络+”教育培训新模式。依托互联网,借鉴学习强国模式,上线流动人口网上学习系统(移动端),充实整合学习资源,方便流动人口随时随地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充电,提升文明素养、增强技能本领,以主人翁姿态为第二故乡经济社会各项建设贡献聪明才智。